竆-中華大字典
1、竆釋文:窮本字。見《說文》。
2、窮讀音:渠宮切,音煘,東韻。釋文:
❶本作竆。《說文》:竆。極也。
❷窘也。《楚辭天問》:阻~西征。
❸止也。《禮記儒行》:儒有博學而不~。
〔注〕:不~、不止也。
❹困也。《荀子富國》:離居不相待則~。
〔注〕:~、謂爲物所困也。
❺困屈也。《孟子公孫丑》:遁辭知其所~。
❻終也。《詩考槃序》:使賢者退而~處。
❼盡也。《禮記樂記》:欲一一以~之。
❽竟也。見《小爾雅廣詁》。
❾究也。見《增韻》。
❿塞也。見《增韻》。
⓫貧也。見《廣雅釋詁》。
⓬計無所出也。《荀子禮論》:亂則~。
⓭無~。無形也。《淮南道應》:太淸問於無~。
⓮天民之無吿者。《周禮大司徒》:三曰振~。
〔注〕:振~、抍捄天民之~者也。~者有四。曰矜。曰寡。曰孤。曰獨。
〔疏〕:此四者天民之~而無吿者也。
⓯~君。小國迫脅之君也。《管子脩身》:不如事~君而順焉。
⓰~髮。北極之下無毛地也。《莊子逍遙遊》:~髮之下。
⓱有~。國名。《書五子之歌》:有~后羿。
〔按說文作煘。水經注云。鬲縣故有~后國也。今山東德縣北有鬲縣故城。是其地〕。
⓲~石。山名。《淮南墬形》:弱水出自~石。〔當在甘肅張掖縣境〕。
⓳水名。《水經注淮水》:淮水又東北~水入焉。水出六安國安風縣~谷。川流泄注于決水之右。北灌安風之左。世謂之安風水。亦曰~水。〔當今安徽霍邱縣境〕。
⓴~奇。天神也。《淮南墬形》:~奇廣莫。風之所生也。
〔又〕:四凶之一。《左文十八年傳》:少皡氏有不才子。天下之民謂之~奇。
〔又〕:獸名。《山海經西山經》:邽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蝟毛。名曰~奇。
〔注〕:或云似虎。蝟毛有翼。號曰神狗。
〔按漢書司馬相如傳注。張揖曰。其音如嘷狗。食人。史記五帝紀正義。神異經云。西北有獸。其狀似虎。有翼能飛。便勦食人。名曰~奇〕。
㉑~桑。地名。《帝王世紀》:黃帝自~桑登位。
〔按~桑、一名~。在今山東曲阜縣北〕。
㉒芎~。艸名。《山海經西山經》:號山。其草多藥䖀芎~。
〔注〕:芎~、一名江蘺。
㉓假作躬。〔段玉裁云〕:如鞠躬古作鞠~。
3、窮讀音:居雄切,音弓,東韻。釋文:本作匑。《集韻》:匑、恭皃。或从穴。
4、䠻讀音:去仲切,音焪,送韻。釋文:曲窮也。一曰使役也。見《集韻》。
竆-康熙字典
竆
【午集下】【穴字部】 竆
★【廣韻】【集韻】【韻會】渠弓切【正韻】渠宮切,𠀤音𥨪。與窮同。【說文】作竆,極也。【禮·檀弓】充充如有窮。【註】事盡理屈爲窮。言孝子心形充曲,如急行道極,竆急之容也。【韓詩外傳】獸窮則齧,鳥窮則啄,人窮則詐。【楚辭·九歌】橫四海兮焉窮。【註】窮,極也。
◎又竟也。【易·臨卦】君子以敎思無窮。【書·微子之命】與國咸休,永世無窮。
◎又究也。【杜預·春秋序】究其所窮。【疏】言窮盡其所窮之處也。
◎又塞也。【孟子】遁辭知其所窮。【註】困屈也。
◎又人名。【左傳·文十八年】少皡氏有不才子,天下之民謂之窮奇。
◎又獸名。【山海經】邽山有獸,名窮奇,音如獋狗。是食人
◎又狀如虎,有翼。【神異經】西北有獸,有翼能飛,知人言語,聞人鬭,輒食直者。聞人忠信,輒食其鼻。聞人惡逆不善,輒殺獸往饋之。名曰窮奇。
◎又地名。【山海經】軒轅之國,在此窮山之際。【帝王世紀】黃帝自窮桑登位。【晉地記】河南有窮國。【竹書紀年】荀瑤伐中山取窮魚之丘。【莊子·逍遙遊】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屈原·離騷】夕歸次于窮石。【水經】淮水,又東北窮水入焉。【註】水出六安國安豐縣窮谷。
◎又草名。【山海經】號山,其草多芎窮。
★又叶渠王切,音狂。【黃庭經】同服紫衣飛羅裳,但思一部壽無窮。考證:〔【楚辭·九歌】橫四海以焉竆。〕 謹照原文以改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