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ān
1、[
笾笋]biān sǔn
嫩笋。
2、[
羞笾]xiū biān
古代祭祀宴享时进献食物的竹制盛器。
3、[
加笾]jiā biān
谓礼遇厚于常时。《左传·昭公六年》:“夏,季孙宿 如 晋,拜 莒 田也。晋侯 享之,有加籩。”杜预 注:“籩豆之数,多於常礼。”唐 白居易《为宰相谢恩赐酒脯饼果等状》:“宠过加籩,惧多尸素之责;荣同置醴,惭无麴糵之功。”宋 李纲《谢赐御筵表》:“悯其行役,赐以宴娱,仍招佩槖之臣,以示加籩之宠。”
4、[
笾祭]biān jì
以枣栗为祭品的祭祀。
5、[
笾铏]biān xíng
笾和铏。古代祭事所用的两种盛器名。
6、[
笾簋]biān guǐ
古代的两种祭器。
7、[
嘉笾]jiā biān
指盛放于笾内的祭品。笾,古代祭祀时盛果实、干肉等的竹器。
8、[
豆笾]dòu biān
祭器。木制的叫豆,竹制的叫笾。《书·武成》:“丁未,祀于 周 庙,邦甸侯卫,骏奔走,执豆籩。”蔡沉 集传:“豆,木豆;籩,竹豆。祭器也。”唐 包佶《祀雨师乐章·迎神》:“惟馨展礼,爰列豆籩。”明 李东阳《郊坛分献再得四渎》诗:“羽衣道士通仪节,白髮牺人説豆籩。”清 戴名世《敕授承德郎刘公墓志铭》:“生典型,死豆籩;葬同穴,有贤媛;固其藏,千万年。”
9、[
司笾执豆]sī biān zhí dòu
执持祭器。借谓掌握礼法。
10、[
笾豆有践]biān dòu yǒu jiàn
指古代家庭或社会举办重大的喜庆活动,用竹制器皿放满食品,整齐地排列于活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