粰-中華大字典
1、粰讀音:房尤切,音浮,尤韻。釋文:
❶~颼。饊也。見《廣雅釋器》。
❷饘也。見《廣雅釋器》。
❸鬻也。見《集韻》。
2、粰讀音:芳無切,音敷,虞韻。釋文:稃或字。《集韻》:稃。魗也。或作~。
3、稃讀音:芳無切,音敷,虞韻。房尤切,音浮,尤韻。釋文:魗也。見《說文》。《段注》:古借孚爲~。
4、聦讀音:房鳩切,音浮,尤韻。釋文:颼也。見《字彙補》。
5、麩讀音:芳無切,音敷,虞韻。釋文:
❶小麥屑皮也。見《說文》。《段注》:~之言膚也。屑小麥則其皮可飤獸。大麥之皮。不可食用。故無名。
❷鹽~子。果名。《本草綱目》:鹽~子、狀如椿。其葉兩兩對生。五六月開花。靑黃色。成穗。一枝纍纍。七月結子。大如細豆而扁。生靑。熟微紫色。其核淡綠。核外薄皮上有薄鹽。蜀人采爲木鹽。
粰-康熙字典
粰
【未集上】【米字部】 粰
★【廣韻】房鳩切【集韻】【韻會】房尤切,𠀤音浮。【博雅】粰𥹷,饊也。【晉書·會稽王道子傳】士卒以給粰橡。
◎又【篇海】一曰鬻也。【博雅】粰,饘也。
★又【集韻】芳無切,音敷。穀皮也。一曰秠,一粰二米。或作𥹃。【晉書·桓階傳】階爲趙郡太守時,俸盡食醬粰。上聞之,戲曰:卿家醬頗得不減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