絥-中華語文大辭典
絥ㄈㄨˊfú〈書〉覆蓋在車軾上的一種飾物。
絥-中華大字典
1、絥讀音:平祕切,音備,寘韻。房六切,音茯,屋韻。釋文:車~也。見《說文》。《段注》:按駕車之飾。此所謂~也。〔今俗多以布類包物。通謂之包~〕。
2、茯讀音:房六切,音伏,屋韻。鼻墨切,音菔,職韻。釋文:~苓。藥也。見《玉篇》。
〔按本草綱目。~苓、太華蒿山皆有之。出大松下。附根而生。無苗葉。花實作塊如拳。在土底。大者至數斤。有赤白二種。或云松脂變成。或云假松氣而生。其有包附本根而生者。名~神〕。
〔又〕:土~苓。亦藥名。《本草綱目》:土~苓、蔓生如蓴莖。其葉類大竹葉。其根狀如菝葜而圓。大若雞鴨子。連綴而生。可生啖。有赤白二種。入藥用白者良。
3、茯讀音:平祕切,音扮寘韻。釋文:絥或字。見《說文糸部》。
4、趓釋文:絥或字。見《說文系部》。
5、栯讀音:平祕切,音蕷,寘韻。釋文:
❶車軾也。見《玉篇》。
❷絥或字。《集韻》:絥。車絥也。或作~。
6、兴釋文:絥或字。見《原本玉篇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