絫-汉语大词典
絫lěi
ㄌㄟˇ
〔《广韵》力委切,上纸,来。〕
“累”的古字。
古代一种微小的重量单位。
●《孙子算经》卷上:“称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絫。”
●《汉书·律历志上》:“权轻重者不失黍絫。”
●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十黍为絫,十絫为一铢。”
●《宋史·律历志一》:“自积黍而取絫。”
原注:“从积黍而取絫,则十黍为絫。”
参见“累黍”。
絫-中華大字典
1、絫讀音:魯水切,音壘,紙韻。釋文:增也。一曰。十黍之重也。見《說文厽部》。《段注》:增者益也。凡增益謂之積~。~之隸變作累。累行而~廢矣。十黍爲~。而五權從此起。十~爲銖。二十四銖爲兩。
2、絫讀音:倫追切,音欙,支韻。釋文:縣名。漢置。屬遼西郡。當今直隸昌黎縣南。
3、累讀音:倫追切,音欙,支韻。釋文:
❶同纍。縛也。《孟子梁惠王》:係~其子弟。
❷通伽。求子牛也。《禮記月令》:乃合~牛騰馬遊牝于牧。
❸復~。縣名。漢置。屬安定郡。當今甘肅平涼縣境。
4、累讀音:魯水切,音壘,紙韻。釋文:絫或字。《集韻》:絫。說文、增也。或作~。
5、累讀音:力僞切,纍去聲,寘韻。釋文:
❶屬也。《國策齊策》:皆以國事~君。
❷負也。《呂覽審分》:主無所避其~矣。
❸恐也。《淮南氾論》:故因太祖以~其心。
❹憂也。《國策秦策》:此國~也。
❺隨也。《史記老莊申韓傳》:則蓬~而行。
❻繫也。《禮記儒行》:不~長上。
❼謂次足不得竝足也。《莊子外物》:揭竿~。
❽緣坐也。如俗言受~、帶~、負~、皆是。
6、累讀音:力果切,音倮,哿韻。釋文:倮也。《禮記曲禮》:爲大夫~之。〔謂削瓜去皮也〕。
7、累讀音:力涉切,音獵,葉韻。釋文:地名。鉅鹿下曲陽縣西南有肥~城。見《集韻》。〔在今直隸晉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