綥-漢語大字典
綥
《説文》:“綥,帛蒼艾色。从糸,畀聲。《詩》:‘縞衣綥巾,未嫁女所服。’一曰不借綥。綦,綥或从其。”
qí 《集韻》渠之切,平之羣,之部。
(1)帛苍艾色。《説文·糸部》:“綥,帛蒼艾色。”段玉裁注:“蒼者艸色也,艾者仌臺也。蒼艾色謂蒼然如艾色是為綥。”
(2)草鞋。《説文·糸部》:“綥,一曰不借綥。”段玉裁注:“不借亦作薄借。薄音博。《禮·喪服》傳曰:‘繩屨者,繩菲也。’注云:‘繩菲,今時不借也。’”
(3)姓。《集韻·之韻》:“綥,姓。”
綥-中華大字典
1、綥讀音:渠之切,音其,支韻。釋文:帛蒼艾色。一曰不借。見《說文》。
〔按舊本譌書作綥。段玉裁謂當作鿵〕。
2、帺讀音:渠之切,音其,支韻。釋文:巾也。見《玉篇》。
3、帺讀音:渠記切,音忌,寘韻。釋文:繫也。見《廣韻》。
4、煛讀音:渠之切,音其,支韻。釋文:古綦字。見《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