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女-中華語文大辭典
織女织女ㄓ ㄋㄩˇzhīnǚ1.從事紡織的女子。2.星名(最早見於《詩經‧小雅‧大東》)。相當於西方天琴星座中最亮的一顆星,在銀河西,與河東牛郎星隔河相對。也作「天孫」、「織女星」。3.古代神話中的女子。織女是天帝的孫女,下凡嫁給牛郎,不再為天帝織造雲錦,天帝大怒,把他們分隔在天河兩邊,只准每年農曆七月初七相會一次。
織女-辞源3
【織女】㊀星名。在銀河西,與河東牽牛星相對。詩 小雅 大東:“跂彼織女,終日七襄。”春秋元命苞(初學記二)、淮南子俶真始謂爲神女,班固 西都賦“臨乎 昆明之池,左牽牛而右織女”,以牽牛織女並稱。至 文選 洛神賦 注引 曹植 九詠注:“牽牛爲夫,織女爲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始明言牽牛織女爲夫婦,以後逐漸形成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民間故事。㊁從事紡織的婦女。藝文類聚六五 晉 楊泉 織機賦:“織女揚翬,美乎如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