羄-中華大字典
1、羄釋文:䍜或字。見《集韻》。
2、罩讀音:陟敎切,音踔,效韻。勑角切,音逴,覺韻。釋文:
❶本作槟。《說文》:槟。捕魚器也。《桂注》:詩。南有嘉魚。烝然~~、傳云。~、~藿也。劉逵注吳都賦。~、籗也。編竹籠魚者也。
〔按~、具籠~之意。如今日用之玻璃~、鐵絲~之類。本義正同也〕。
❷渴~。發聲之辭。《匡謬正俗》:太原俗謂事不妥帖有可驚嗟爲渴~。
3、罩讀音:竹角切,音琢,覺韻。釋文:同籗。《集韻》:說文、籗。~魚者也。亦作~。
4、䍜讀音:陟敎切,音罩,效韻。釋文:本作亡。《說文隹部》:亡。覆鳥令不待飛走也。《段注》:罩、捕魚器也。此與罩、不獨魚鳥異用。亦且~非网罟之類。謂家禽及生獲之禽。慮其飛走而籠~之。故其字不入网部也。
羄-漢語大字典
羄
羄zhào 《集韻》陟教切,去效知。
(1)同“䍜(罩)”。罩住家禽或野禽使不飞走。《集韻·效韻》:“䍜,《説文》:‘覆鳥令不飛走也。’或作羄。”
(2)小网。《玉篇·网部》:“羄,小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