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罗贯中-第九六回-《三国演义》:自今以后,诸人有远虑于国者,但勤攻吾之阙,责吾之短,则事可定,贼可灭,功可翘足而待矣。
近代-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唐-房玄龄、褚遂良等--《晋书·桓玄传》:公英略威名振于天下……若兵临近畿,示以威赏,则土崩之势可翘足而待。
清-长白浩歌子--《萤窗异草·青眉》:君以异乡之身,与豪右相较,危可翘足而待。
宋-文莹-卷上-《湘山野录》:时张尚为小官,醉饮于樊楼,遣人遍京城寻之不得,而夷人在合门翘足而待。
南朝宋-范晔-五六-《后汉书·陈球传》:政出圣主,天下太平,可翘足而待也。
唐-袁楚客--《规魏元忠书》:若有僭滥,必生患祸,患祸之来,可翘足而待也。
qiáo zú ér dài
1、这个广告一打出去,货物供不应求的局面定可翘足而待。
2、政出圣主,天下太平,可翘足而待也。
3、这个广告一打出去,货物供不应求的局面定可翘足而待。
4、说时迟,那时快,钱塘江大潮真是翘足而待,一会儿就来到我们的脚下。
5、蓝衣少年考虑再留在原地翘足而待。
6、既奉宣传,相顾失色,以其危亡可翘足而待也。
7、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8、今主上失大信于令公,亲而贵者且不自保,况疏贱乎!其亡可翘足而待,何强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