聸-中華大字典
1、聸讀音:都甘切,音儋,覃韻。釋文:陇耳也。南方有~耳國。見《說文》。《段注》:古祇作耽。一變爲~耳。再變則爲儋耳矣。
〔按王注大荒北經。有儋耳之國。任姓。後漢書南蠻傳。珠崖儋耳二郡。杜篤傳謂之緩耳。水經注溫水云。儋耳、卽離耳也〕。
2、儋讀音:都甘切,音擔,覃韻。釋文:
❶何也。見《說文》。〔~、俗作擔。猶何之俗作荷。佗之俗作駝也。韋昭齊語注云。背曰負。肩曰~。任、抱也。何、揭也。段玉裁云。統言之。則以肩、以手、以背、以首。皆得云~也〕。
❷助也。見《廣雅釋詁》。
❸罃也。《方言》:齊之東北海岱之間。罃謂之~。
❹再石曰~。《漢書蒯通傳》:守~石之祿者。
〔按通雅云。漢書一石爲石。再石爲~。言人~之也〕。
❺~耳。郡名。《漢書武帝紀應劭注》:~耳者、大耳。種也。其渠率耳埀肩三寸。
〔按~耳漢郡名。唐置~州。後爲昌化郡。當今廣東~縣治〕。
❻衡名。我今俗以一百斤或百五十斤稱一~。英以一百十二磅爲一~。美以百磅爲~。英文Hundred Weihgt。
〔又〕:俗稱錢二萬枚爲一~。
❼姓也。周大夫~翩。
聸-漢語大字典
聸
《説文》:“聸,垂耳也。从耳,詹聲。南方聸耳之國。”
dān 《廣韻》都甘切,平談端。談部。
垂耳。《説文·耳部》:“聸,垂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