舋-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舋xìn
书同“衅”。
舋-辞源3
【舋】20画 7710·2 xìn ㄒㄧㄣˋ 許覲切,去,震韻,曉。文部。本字作“釁”。㊀古代祭祀活動中用牲畜的血塗在新製的器物上。舊題 漢 焦延壽 易林二 復之 革:“祓社舋鼓,以除民疾。”泛指塗,熏。國語 齊:“比至,三舋三浴之。”公序本作“釁”。㊁閒隙,爭端。戰國策 韓三:“秦舉兵破 邯鄲,趙必亡矣。故君收 韓,可以無舋。”後漢書十六 鄧禹傳:“光武籌赤眉必破 長安,欲乘舋并關中。”㊂罪過。唐 韓愈 昌黎文集三九 潮州刺史謝上表:“而臣負罪嬰舋,自拘海島。”㊃動。文選 漢 王文考(延壽)魯靈光殿賦:“奔虎攫挐以梁倚,仡奮舋而軒鬐。”注:“杜預 左氏傳(襄二十六年)注曰:舋,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