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中華語文大辭典
荀子荀子ㄒㄩㄣˊ ㄗˇxúnzǐ1.即荀況(313B.C.-238B.C.),世稱「荀子」、「荀卿」,後避漢宣帝諱,改稱「孫卿」,戰國晚期趙國人。先秦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倡性惡之說,主張以禮化性。韓非、李斯均為其學生。2.書名。戰國‧荀況撰。二十卷,今存三十二篇。以崇禮、正名為本而主性惡,為先秦重要的儒家思想著作。〈大略〉、〈宥坐〉等最後六篇,或為門人弟子所作。〈成相〉篇以民間文學形式表達為君治國之道。〈賦〉十篇,開漢人賦的先河。有唐‧楊倞作注,清‧王先謙作集解。
荀子-辞源3
【荀子】㊀卽 荀況 。見該條。㊁書名。漢書 藝文志 儒家著錄 孫卿子三十三篇,漢 劉向敘錄稱 孫卿新書爲十二卷三十二篇。唐 楊倞編爲二十卷,並作注,始更名 荀子,卽今通行本。參見“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