荲-中華大字典
1、荲讀音:陵之切,音釐,支韻。許六切,音畜,屋韻。釋文:艸也。見《說文》。《通訓定聲》:按卽爾雅之苗蓨。詩我行其野之蓫也。廣雅釋草。~、羊蹏也。亦名蓨蹏。一名鬼目。似蘆菔。莖赤。煑爲茹。滑而不美。多噉、令人痢。故毛詩謂之惡菜。說文繫傳。蒴藋、一名~。玉篇。~、一名訞。皆菫之誤字。
〔按本草綱目。羊蹄、一名鬼目。一名蓄。詩小雅言釆其蓫。陸機云。蓫、卽蓄字。今之羊蹄也。時珍曰。近水及溼地極多。葉長尺餘。入夏。起薹開花結子。花葉一色。夏至即枯。秋深卽生。凌冬不死。根長近尺。黃色如胡蘿蔔形〕。
2、荲讀音:勅六切,音蓄,屋韻。畜力切,音敕,職韻。釋文:艸名。似冬藍。蒸食之酢。見《集韻》。
〔按朱駿聲云。齊民要術。~、似冬藍。蒸食之酢。按卽爾雅之須薞蕪也。與羊蹄菜同類異種。考本草綱目。酸模、乃薞蕪之音轉。花形竝同羊蹄。但葉小味酸爲異〕。
荲-漢語大字典
荲
《説文》:“荲,艸也。从艸,里聲。讀若釐。”
lí 《廣韻》許竹切,入屋曉。又丑六切,恥力切,《集韻》陵之切。之部。
羊蹄菜。蓼科。多年生草本。根入药,称土大黄。《説文·艸部》:“荲,艸也。”《廣雅·釋草》:“荲,羊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