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ì
1、[
修葺]xiū qì
修缮:房屋~一新。
2、[
葺理]qì lǐ
1.修理。《后汉书·独行传·雷义》:“后葺理屋宇,乃得之。”
2.整治。五代 杨凝式《赠张全义》诗:“洛阳 风景实堪哀,昔日曾为瓦子堆。不是我公重葺理,至今犹是一堆灰。”宋 苏轼《论给田募役状》:“应募人交业,承佃后,给假半年,令葺理田业。”清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木本》:“其餘一切花菓竹木,无一不经葺理。”
3、[
节葺]jié qì
整理,累积。
4、[
营葺]yíng qì
亦作“营缉”。修建;修缮。
5、[
理葺]lǐ qì
修理,修补。
6、[
整葺]zhěng qì
整理修治。
7、[
完葺]wán qì
修缮,修葺。
8、[
缔葺]dì qì
修建。
9、[
治葺]zhì qì
修缮。
10、[
葺缮]qì shàn
修补;修缮。《魏书·源子恭传》:“缘期发旨,即加葺缮。”郭沫若《苏联纪行·七月九日》:“汽车行四十分钟入市,落宿于唯一的一座宾馆,是由破屋稍加葺缮以作应急之用的。”
11、[
葺治]qì zhì
1.治理。
2.整治。
3.修建。
4.置办。
12、[
兴葺]xīng qì
兴建修理。
13、[
脩葺]xiū qì
修缮。
14、[
补葺]bǔ qì
1.修补;修缮。
2.补辑。
15、[
葺屋]qì wū
草屋。
16、[
追葺]zhuī qì
谓修治前代遗物。
17、[
葺袭]qì xí
重迭貌。
18、[
葺捕]qì bǔ
缉捕。葺,通“缉”。
19、[
缮葺]shàn qì
亦作“缮缉”。谓修理房屋、墙垣等。《旧唐书·良吏传下·姜师度》:“六年,以 蒲州 为 河中府,拜 师度 为 河中 尹,令其缮缉府寺。”《宋史·李寿朋传》:“寿朋 以席为屋,督吏寀缮葺,未数月,復其旧。”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谭九》:“往岁零雨,屋舍倾圮,佐领无力缮葺,老朽无容身处。”
20、[
蒙葺]méng qì
覆盖。《左传·哀公三年》:“蒙葺公屋。”杜预 注:“以濡物冒覆公屋也。”
21、[
缀葺]zhuì qì
1.修补;缝补。
2.谓连缀文字。
22、[
剪葺]jiǎn qì
修整。
23、[
密葺葺]mì qì qì
密集丛生貌。
24、[
一日必葺]yī rì bì qì
谓虽暂时居住亦必修补墙、屋。《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叔孙 ( 叔孙婼 )所舘者,虽一日,必葺其墙屋,去之如始至。” 明 丘濬 《大学衍义补·备规制·宫阙之居》:“ 宋太祖 开宝 二年,詔曰:‘一日必葺,昔贤之能事。’”
25、[
嗣而葺之]sì ér qì zhī
接续和修缮它。
26、[
葺槛旌直]qì kǎn jīng zhí
本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