蕡-中華語文大辭典
蕡蕡1ㄈㄣˊfén1.〈書〉雜草的香氣。2.〈書〉草木結實累累的樣子。[例]桃之夭夭,有~其實(《詩經‧國風‧桃夭》)。3.〈書〉攪亂;紛亂。通「棼」。4.姓。蕡蕡2ㄈㄟˋfèi〈書〉大麻的種子。
蕡-中華大字典
1、蕡讀音:符分切,音墳,文韻。釋文:
❶雜香草也。見《說文》。
❷枲實也。《周禮籩人》:其實麷~。《釋文》:符文反。徐蒲悶反。
❸實貌。《詩桃夭》:有~其實。
〔按段玉裁云。此假借爲墳大字〕。
❹弦也。見《廣雅釋器》。
2、蕡讀音:符袁切,音煩,元韻。釋文:艸木多實。見《集韻》。
3、蕡讀音:父吻切,音憤,吻韻。釋文:~藹。木繁茂皃。孫炎說。見《集韻》。
4、蕡讀音:蒲昧切,音佩,隊韻。蒲悶切,音坌,願韻。釋文:麻也。見《集韻》。
5、蕡讀音:父沸切,音屝,未韻。釋文:萉或字。《集韻》:萉。說文、枲實也。或作~。
6、察釋文:古蕡字。見《廣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