蕼-漢語大字典
蕼
蕼sì 《廣韻》息利切,去至心。微部。
(1)赤蕼,草名。清吴其濬《植物名實圖考·蔬類·莧》:“《説文》:‘蕼,赤蕼也。’今江西土醫書野莧為野蕼。”
(2)堇草。《玉篇·艸部》:“蕼,堇也。”
(3)草初生柔细貌。《集韻·至韻》:“蕼,芮也。”
(4)通“肆”。宽舒貌。《荀子·非十二子》:“士君子之容……儼然,壯然,祺然,蕼然。”楊倞注:“蕼當為肆,謂寬舒之貌。”
蕼-中華大字典
1、蕼讀音:息利切,音四,寘韻。釋文:
❶菫也。見《玉篇》。
〔按說文作粎〕。
❷芮也。見《集韻》。
❸通肆。《荀子非十二子》:祺然~然。
〔注〕:~當爲肆。謂寬舒之貌。
2、粎讀音:息利切,音四,羊至切,音肄,寘韻。釋文:赤~也。見《說文》。《王注》:玉篇、蕼堇也。桂氏曰。堇當爲荲。赤~者、堇莖葉有赤文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