蘴-漢語大字典
蘴
蘴(一)fēng 《廣韻》敷隆切,平東敷。又敷容切。
芜菁的别名。也作“葑”。《方言》卷三:“蘴、蕘,蕪菁也。陳、楚之郊謂之蘴。”漢曹操《步出夏門行·土不同》:“錐不入地,蘴藾深奥。”明宋濂《青蘿山房歌寄宋景濂》:“山有芝,隰有蘴。”
(二)sōng 《集韻》思融切,平東心。
同“菘”。《集韻·東韻》:“菘,菜名。或作蘴。”
蘴-中華大字典
1、蘴讀音:敷馮切,音豐,東韻。釋文:
❶蕪菁也。陳楚之郊謂之~。見《方言》。
❷同葑。《詩谷風》:采葑采菲。《釋文》:葑。字書作~。草木疏云。蕪菁也。
2、蘴讀音:思融切,音嵩,東韻。釋文:菘或字。見《集韻》。
3、菘讀音:沽紅切,音公,思融切,音嵩,東韻。釋文:蔬名。《埤雅》:~性隆冬不凋。有松之操。故名~。
〔按本草綱目云。今俗謂之白菜。其色靑白也。南方之~。畦內過冬。北方者多入窖內。燕京圃人又以馬糞入窖。壅培不見風日。長出苗葉。皆嫩黃色。脆美無滓。謂之黃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