蛖-辞源3
【蛖】13画 5311·41.máng ㄇㄤˊ 莫江切,平,江韻,明。東部。見“蛖螻”。2.bàng ㄅㄤˋ 集韻部項切,上,講韻,並。東部。蚌蛤。淮南子 説林:“蛖、象之病,人之寶也。”注:“蛖,大蛤,中有珠。”
蛖-中華大字典
1、蛖讀音:莫江切,音尨,江韻。謨蓬切,音蒙,東韻。釋文:~螻。螻蛄類。《爾雅釋蟲》:蝚、~螻。
2、蛖讀音:部項切,音棒,講韻。釋文:蚌或字。見《集韻》。
3、蚌讀音:步項切,音棒,講韻。蒲浪切,傍去聲,漾韻。釋文:蜃屬。見《說文》。
〔按~或作蜯、䰷、蛖。與蛤同類異形。員者曰蛤。長者曰~。㱿堪爲粉。腹內往往孕珠。爾雅釋魚~含漿是也〕。
4、蚌讀音:白猛切,音塽,梗韻。釋文:螷或字。《集韻》:螷。蜌也。或作~。
5、蚌讀音:敷容切,音丰,冬韻。釋文:蠭或字。《集韻》:蠭。說文、飛蟲螫人者。或作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