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己有耻-中华成语大词典
行己有耻
【拼音】:xíng jǐ yǒu chǐ
解释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出处
《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传》:“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
示例
兄质性笃厚,~,不至有是。 ★宋·陆九渊《与徐子宜书》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行己有耻-典故小词典
一个人的行事, 如自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它。
〔出典〕《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 行己有耻。’”
〔用例一〕宋代陆九渊《与徐子宜书》:“兄质性笃厚, 行己有耻,不至有是。”
〔用例二〕顾炎武经常用“行己有耻”、“博学于文”来严格要求自己, 并勉励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