跀-中華大字典
1、跀讀音:魚厥切,音月,五忽切,音兀,月韻。五括切,音抈,曷韻。釋文:
❶辄足也。見《說文》。《段注》:此與刀部刖異義。刖、絕也。經傳多以刖爲~。周禮司㓝注云。周改臏爲刖。按唐虞夏㓝用髕。去其膝頭骨也。周用~。斷足也。凡於周言臏者。舉本名也。莊子。魯有兀叔山。無趾踵見仲尼。崔譔云。無趾。故踵行。然則~㓝卽漢之斬趾。無足指。故以足跟行也。無足指不能行。故別爲刖足者之屨。以助其行。左氏云。踊貴屨賤是也。髕則足廢不能行。~則用踊尙可行。故~輕於髕也。~一名䠊。䠊一作剕。
❷通髺。器不正欹邪者也。《考工記瓬人》:髺墾薜暴不入市。
〔注〕:髺讀爲~。
2、勩釋文:跀或字。見《說文》。
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同:
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