鈲-中華大字典
1、鈲讀音:匹歷切,音霹,錫韻。匹麥切,音盗,陌韻。釋文:
❶裂也。見《說文新附》。
❷裁也。《文選左思賦》:~摫兼呈。
〔注〕:裁木爲器曰~。裂帛爲衣曰摫。
❸斲也。《方言》:斲。晉趙之間謂之~。
❹劒錚也。《越絕書外傳記寶劒》:觀其~爛如列星之行。
❺破也。《漢書藝文志》:則苟鉤~析亂而已。
2、鈲讀音:攻乎切,音孤,虞韻。釋文:鐵~。見《集韻》。
3、䤨釋文:同釽。見《字彙》。
鈲-漢語大字典
鈲
鈲(一)gū 《集韻》攻乎切,平模見。
(1)铁鈲。《集韻·模韻》:“鈲,鐵鈲。”
(2)系纤具。唐張鷟《朝野僉載》卷二:“牽船,皆令繫二鈲於胸背,落棧着石,百無一存,滿路悲號,聲動山谷。”《新唐書·食貨志三》:“輓夫繫二鈲於胸,而繩多絶,輓夫輒墜死,則以逃亡報,因繫其父母妻子,人以為苦。”清張澍《鈲字釋》:“《唐志》所云輓夫繫二鈲于胷者,猶今之縴夫以繩繫木板而斜絓於胷也。”
(3)铁。《篇海類編·珍寶類·金部》:“鈲,鐵也。”
(二)pì
同“䤨”。《字彙·金部》:“鈲,俗䤨字。”清黄景仁《雜詠》之十三:“彫鈲成方圓,顧盼與修飾。”
(三)zhāo
炼铜的初次生成物。明陸容《菽園雜記》卷十四:“次將碎連燒五火,計七日七夜,又依前動大旋風爐,連烹一晝夜,是謂成鈲。鈲者,麄濁既出,漸見銅體矣。”自注:“鈲,音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