鞔-中華語文大辭典
鞔ㄇㄢˊmán把皮革或布蒙補在物體上。[例]~鼓|~鞋。
鞔-汉语大词典
鞔(I)man
ㄇㄢˊ
〔《广韵》母官切,平桓,明。〕
1.鞋子。
●《吕氏春秋·召类》:“南家,工人也,为鞔者也。”
高诱注:“鞔,履也。”
2.蒙上;连缀。
●《周礼·考工记·舆人》:“饰车欲侈”
汉郑玄注:“饰车,谓革鞔舆也。”
●前蜀贯休《闻赤松舒道士下世》诗:“仙庙诗虽继,苔墙篆必鞔。”
●元姚守中《粉蝶儿·牛诉冤》套曲:“筋儿铺了弓,皮儿鞔了鼓。”
3.以革补(履)。
●章炳麟《新方言·释器》:“今人谓以革补履头为鞔鞋。”
鞔(II)men
ㄇㄣˋ
〔《集韵》母本切,上混,明。〕
通“懑”。
闷胀。
●《吕氏春秋·重己》:“味众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中大鞔而气不达。”
高诱注:“鞔,读曰懑,不胜食气为懑病也。肥肉厚酒,烂肠之食,此之谓也。”
●明杨慎《丹铅总录》卷二六:“鞔,又作懑音,气懑如鼓之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