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虎, 云从龙-汉语大词典
风从虎, 云从龙《易·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后因以“风从虎,云从龙”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唐李观《项籍碑铭》:“其余揭竿而呼,争先刺秦者,如林如薮,于时乱浩浩,兵憧憧,风从虎,云从龙,三灵昏而四海空。”
风从虎,云从龙-中华成语大词典
风从虎,云从龙
【拼音】:fēng cóng hǔ,yún cóng lóng
解释
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出处
《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示例
其余揭竿而呼,争先刺秦者如林如薮,于时乱浩浩,兵憧憧,~,三灵昏而四海空。 ★唐·李观《项籍碑铭》
近义词
风虎云龙
反义词
语法
作定语、分句;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