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重味-中华成语大词典
食不重味
【拼音】:shí bù chóng wèi
解释
味:菜肴。吃饭不要两样菜肴。形容生活俭朴。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食不二味,坐不重席。”《史记·吴太伯世家》:“越王勾践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其众。”
示例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98回:“却安于节俭,茅茨不剪,采椽不斫,后宫妃妾,衣不重彩,~。”
近义词
食不二味、食不兼味
反义词
大吃大喝、食案方丈、食必方丈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生活俭朴
食不重味-教育部成語典【台湾】
食不重味㊣ㄕˊ ㄅㄨˋ ㄔㄨㄥˊ ㄨㄟˋshí bù chóng wèi釋義飲食時不用兩種菜餚。形容生活儉樸。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越王句踐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弔死問疾,且欲有所用其眾。」漢書・卷九十二・游俠傳・朱家傳:「振人不贍,先從貧賤始,家亡餘財,衣不兼采,食不重味,乘不過軥牛。」亦作「食不二味」。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29131食不重味備註頻4書漢語成語考釋詞典、中國成語大辭典、活用成語分類辭典(上)(下)、成語典號FL00000038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