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重肉-中华成语大词典
食不重肉
【拼音】:shí bù zhóng ròu
解释
吃饭不用两道肉食。指饮食节俭。同“食不兼肉”。
出处
《史记·管晏列传》:“[晏婴]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示例
近义词
食不兼肉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
食不重肉-教育部成語典【台湾】
食不重肉㊣ㄕˊ ㄅㄨˋ ㄔㄨㄥˊ ㄖㄡˋshí bù chóng ròu釋義飲食不用兩種肉味。形容生活儉樸。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傳:「弘為人恢奇多聞,常稱以為人主病不廣大,人臣病不儉節。弘為布被,食不重肉。」漢書・卷五十八・公孫弘傳:「晏嬰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絲,齊國亦治。」亦作「食不異肉」。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21675食不重肉備註頻1書中國成語大辭典號FL0000006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