飵-中華大字典
1、飵讀音:存故切,音祚,遇韻。釋文:
❶食也。見《廣雅釋詁》。
〔按廣韻、韻會舉要、竝云。相謁食也。曹憲又音昨〕。
❷熭也。見《廣雅釋器》。
2、飵讀音:疾各切,音昨,藥韻。釋文:楚人相謁食麥曰飵。見《說文》。
〔按方言。餥、~、食也。陳楚之內。相謁而食麥饘、謂之餥。楚曰~。凡陳楚之郊南楚之外。相謁而餐、或曰~。或曰飴。秦晉之際、河陰之間、曰䭡䭓。此秦語也。繫傳云。人相謁相見後。設麥飯以爲常禮。如今人之相見飮茶也〕。
3、飵讀音:側各切,音笮,陌韻。釋文:宼也。見《集韻》。
4、鶿讀音:昨故切,音祚,遇韻。釋文:相謁食也。見《字彙》。
飵-漢語大字典
飵
《説文》:“飵,楚人相謁食麥曰飵。从食,乍聲。”
(一)zuò 《廣韻》昨誤切,去暮從。又在各切。魚部。
古人相见后请吃麦粥。因指麦粥。《方言》卷一:“餥、飵,食也。陳、楚之内相謁而食麥饘,謂之餥,楚曰飵。凡陳、楚之郊,南楚之外,相謁而飧,或曰飵,或曰䬯。”五代徐鍇《説文繫傳·食部》:“飵,人相謁相見後,設麥飯以為常禮,如今人之相見飲茶也。”宋梅堯臣《訪石子澗外兄林亭》:“既能置魯酒,又復餉楚飵。”明吴愓菴《北征小草》:“歲時供以麥飵。”又指吃(饭)。《廣雅·釋詁二》:“飵,食也。”明方以智《通雅·諺原》:“飵,閩人呼食飯為飵飰。”
(二)zé 《集韻》側格切,入陌莊。
蒸熟。《廣雅·釋器》:“飵,熭也。”王念孫疏證:“飵,蒸熟之名。”《集韻·陌韻》:“飵,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