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相应-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首尾相應首尾相应-汉语大词典
首尾相应1.《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后以“首尾相应”指作战时军队各部分互相照应支援。
●《旧五代史·梁书·杜洪钟传传》:“洪传各为部校,因战立威,逐其廉使,自称留后,朝廷因而命之。及为杨行密所攻,洪传首尾相应。”
●明焦竑《玉堂丛语·筹策》:“所领卫兵,以充国兵数斟酌损益,率五百里屯一将,布列沿边之地,远近相望,首尾相应。”
●《说唐》第二八回:“此乃‘一字长蛇阵’。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攻其腰则首尾相应。”
2.指诗文前后关联,互相呼应,形容结构严谨。
●宋洪迈《容斋五笔·绝句诗不贯穿》:“老杜近体律诗,精深妥帖,虽多至百韵,亦首尾相应,如常山之蛇,无间断龃龉处。”
●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笛卡儿学说》:“此外笛卡儿所言良智之说,灵魂之说,造化之说,世界庶物之说,皆精深博大,巍然成一家言,首尾相应,盛水不漏。”
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梁书·杜洪锺传传》:洪传各为部校,因战立威,逐其廉使,自称留后,朝廷因而命之。及为杨行密所攻,洪传首尾相应。
明-焦竑--《玉堂丛语·筹策》:所领卫兵,以充国兵数斟酌损益,率五百里屯一将,布列沿边之地,远近相望,首尾相应。
宋-洪迈--《容斋五笔·绝句诗不贯穿》:老杜近体律诗,精深妥帖,虽多至百韵,亦首尾相应,如常山之蛇,无间断龃龉处。
近代-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笛卡儿学说》:此外笛卡儿所言良智之说,灵魂之说,造化之说,世界庶物之说,皆精深博大,巍然成一家言,首尾相应,盛水不漏。
现当代-蔡廷锴--《蔡廷锴自传·重整军旅》:观察本集团警备的态势,分为极东,极南两方面防区,倘一方战事发生,两方相距千余里,实不能首尾相应。
唐-姚思廉--《陈书·高祖纪上》:军志有之,善用兵者,如常山之蛇,首尾相应。
后晋-赵莹等--《旧唐书·张仁愿传》:仁愿请乘虚夺取漠南之地,于河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以绝其南寇之路。
元-脱脱等--《宋史·郑骧传》:会帝东幸扬州,复请自楚、泗、汴、洛以迄陕、华,各募精兵,首尾相应,庶敌势不得冲决。
清-张廷玉等--《明史·孔克仁传》:今师西出襄樊,东逾淮泗,首尾相应,击之必胜,大事可成。
唐-李白--《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飞章问安,往复巴峡,朝发白帝,暮宿江陵,首尾相应,率然之举,不胜屏营瞻云望日之至。
南宋-朱熹--《孝经刊误》:其首尾相应,次第相承,文势连属,脉络通贯。
shǒu wěi xiāng yìng
1、这部连续剧虽然体制庞大,故事曲折,时间跨度较长,但它情节集中,层次分明,不枝不蔓,首尾相应,从结构上看是比较严谨的。
2、写作文应注意首尾相应。
3、我们写文章要做到前后统一,首尾相应,才能使文章结构完整。
4、他写的作文首尾相应、结构很严谨。
5、全篇五大部分浑然一体,首尾相应。
6、石阵块块相生,循环无端,首尾相应,隐显莫测。
7、军若在平野,则长蛇之势正可首尾相应。
8、山峰高耸入云,首尾相应。
9、这部剧情节集中,层次分明,不枝不蔓,首尾相应,
10、整个套路仅47个招势,来回一趟,势势相承,环环相扣,首尾相应,一气呵成。
11、这九字首尾相应,循环无尽,化作一道光幕将那悬钟僧护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