驎-中華語文大辭典
驎(马+粦)ㄌ丨ㄣˊlín〈書〉毛色斑紋像魚鱗的馬。
驎-中華大字典
1、驎讀音:里刃切,音吝,震韻。離珍切,音鱗,眞韻。釋文:
❶黑脣馬。見《玉篇》。
❷毛色有深淺。斑駮隱甐。今之連錢驄也。見〔詩駉靑驪~曰驒釋文〕。
〔按爾雅釋畜。靑驪、~驒。注。~色有深淺斑駁隱鄰也。又孫注。~、色有深淺似魚鱗也。是~、鄰、鱗甐字。音皆可通。而色駮與斑文。實不分二義。乃康熙字典旣引集韻隱~馬色駮。復引集韻馬斑文。析爲兩義。殊誤〕。
2、䮼釋文:驎本字。見《正字通》。
3、麟讀音:力珍切,音鄰,眞韻。釋文:
❶大牝鹿也。見《說文》。《桂注》:牝、當爲牡。玉篇。~、大麚也。東京賦。解罘放~。薛注。大鹿曰~。陸璣詩疏。今幷州界有~。大小如鹿。非瑞應~也。故司馬相如賦射麋腳~。謂此~也。
❷州名。漢五原河西二處唐置~州。
❸~~。光明也。《文選揚雄劇秦美新》:炳炳~~。
〔注〕:~與燐、古字同用。
❹通麐。《說文繫傳》:~書傳多㠯爲麒麐字。譌變古或假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