鳶-中華語文大辭典
鳶鸢ㄩㄢyuān鳥名。上喙彎曲,雙眼銳利,身體褐色,趾有利爪,尾形似魚尾,翼大善飛。性凶猛,以魚類、青蛙、鳥類等為食。也作「老鷹」。
鳶-中華大字典
1、鳶讀音:余專切,音沿,先韻。釋文:
❶鴟也。《詩四月》:匪鶉匪~。
〔按說文佳部、隿。繳䠶飛鳥也。朱駿聲云。此破、弋字之轉注。傳無作隿者。隿、卽~字。鷼也。鴟也。从鳥从隹同。顧野王以~爲纡。大徐從之。非也。字亦作䳒。从鳥迈聲。夏小正鳴弋。以弋爲之。据是。則~與隿同。亦作弋。而讀當從弋聲矣。互詳纡字〕。
❷烏~。鵶也。見〔穆天子傳鳥~注〕。
〔按漢舒路温書傳注。訓爲鴟。朱駿聲云失之〕。
❸鳴~。旌也。《禮記曲禮》:前有塵埃。則載鳴~。
❹風~。紙~也。《唐書田悅傳》:張伾以紙爲風~。高百餘丈。過悅營上。
❺木~。古飛行機也。《韓非子外儲》:墨子爲木~三年成。飛一日而敗。
❻~尾。射干也。見《廣雅釋草》。
〔按集韻作騭尾。夜干也。今植物學云。~尾科屬單子葉類。葉概直立。且成劒狀。花鸴齊或不鸴齊。花蓋六片。雄蕊三。雌蕊一。子房三。室柱實三裂。多成花瓣狀〕。
❼~肩。肩升出也。《國語晉語》:~肩而牛腹。
❽人名。《史記穰侯傳》:走魏將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