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éng
1、[
乘车]chéng chē
1.安车。《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使御广车而行,己皆乘乘车。”杜预 注:“乘车,安车。”
2.古代行丧葬礼所用的魂车。《仪礼·既夕礼》:“陈明器於乘车之西。”《仪礼·既夕礼》:“荐车直东荣北輈。”郑玄 注:“荐,进也。进车者,象生时将行陈驾也。今谓之魂车。”胡培翚 正义:“案车即下记乘车、道车、稾车也。以生时将行陈驾,故进此车於庭而陈之,象生时也。此车平日所乘,灵魂凭之,故谓之魂车。”
2、[
乘坐]chéng zuò
坐(车、船等):~火车。~飞机。
3、[
乘风破浪]chéng fēng pò làng
《宋书·宗悫传》记载,悫年少时,他的叔父问他的志向,他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表示自己志向远大。后用以比喻不畏艰险,奋勇直前。
4、[
乘法]chéng fǎ
数学中的一种运算方法。最简单的是数的乘法,即几个相同数连加的简便算法。如2+2+2+2+2,5个2相加,就是2乘以5,或者说是5乘2。
5、[
乘客]chéng kè
搭乘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人。
6、[
乘机]chéng jī
利用机会:~逃脱。~反扑。
7、[
乘便]chéng biàn
顺便(不是特地):请你~把那本书带给我。
8、[
换乘]huàn chéng
指一个或多个铁路车站,供乘客在不同路线之间,在不离开车站付费区及不另行购买车票的情况下,进行跨线乘坐列车的行为。
9、[
驾乘]jià chéng
1.车乘。
2.驾车乘马。
10、[
搭乘]dā chéng
乘;坐(车、船、飞机等):~旅游专车赴京。
11、[
上乘]shàng chéng
1.乘(chéng)。佛教指大乘。
2.乘(chéng)。借指(文学艺术)高妙的境界,或(一般事物)质量较高,上等。
3.乘(shèng)。古称四马共驾一车为上乘。
12、[
乘船]chéng chuán
暂未释义
13、[
乘凉]chéng liáng
热天在凉快透风的地方休息:在树下乘了一会儿凉。
14、[
转乘]zhuǎn chéng
指从一辆火车或汽车换到另一段路线的另一辆车。
15、[
骑乘]qí chéng
1.骑马驾车。
2.骑马或其它动物。
3.指车马。
16、[
乘势]chéng shì
1.利用有利的形势;就势:~进击。
2.凭借权势:~欺人。
17、[
乘数]chéng shù
相乘两数中的后一数。
18、[
乘胜]chéng shèng
胜利之后不停歇地继续干。
19、[
大乘]dà chéng
佛教的一派。认为 人皆可以成佛,强调解救他人,普度众生。自比作发大心者所乘的大车,故名,以区别于强调自我解脱 的小乘。乘(chéng)。
20、[
相乘]xiāng chéng
1.五行学说术语。借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之间互相过分制约和排斥的反常变化,来说明一脏偏亢、导致另一脏偏虚的病理。如肝气过亢可乘袭脾胃。
2.交互侵袭(乘,趁,意为侵袭)
3.运算方法中的一则。
21、[
乘警]chéng jǐng
列车上负责治安保卫工作的警察。
22、[
乘积]chéng jī
乘法运算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乘所得的数,如2×5=10中,10是乘积。简称积。
23、[
下乘]xià chéng
本佛教用语,就是“小乘”。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之作。
24、[
小乘]xiǎo chéng
也叫小乘佛教。佛教的一派。在很大程度上保持早期佛教的精神,强调自我解脱。现主要流传于南亚及东南亚各国,自称上座部佛教。中国云南也有部分信徒。小乘是佛教大乘派对它的贬称。乘(chéng)。
25、[
乘龙]chéng lóng
《艺文类聚》卷四○引《楚国先贤传》:“孙儁字文英,与李元礼俱娶太尉桓焉女,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 后喻指佳婿:~佳婿。
26、[
乘方]chéng fāng
1.求一个数自乘若干次的积的运算,如数a自乘3次(a×a×a),就是a的3次乘方,写作a3。
2.一个数自乘若干次所得的积。也叫乘幂。
27、[
乘隙]chéng xì
利用空子;趁机会:~逃脱。~休整。
28、[
包乘]bāo chéng
1.指预订包下某一班次,乘坐飞机、车船等;用租金把车、船、飞机等包下来使用。
2.车船等上面编为一组的乘务员在指定区段值勤并负责保养。
29、[
乘号]chéng hào
用以表示乘法运算的符号。
30、[
乘运]chéng yùn
趁着好的时运。
31、[
夹乘]jiā chéng
乘马左右侍卫。
32、[
乘韦]chéng wéi
四张熟牛皮。《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秦 师﹞及 滑,郑 商人 弦高 将市於 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杜预 注:“乘,四韦。先韦乃入牛。古者将献遗於人,必有以先之。”孔颖达 疏:“遗人之物,必以轻先重后,故先韦乃入牛。”后用以比喻先送的薄礼。清 钱谦益《送方尔止序》:“将有捧盘而致胙者,以余言为乘韦其可也。”
33、[
乘桴]chéng fú
乘坐竹木小筏。《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三国志·魏志·管宁传》:“遂避时难,乘桴越海,羈旅 辽东 三十餘年。”后用以指避世。唐 王维《济上四贤咏》:“已闻能狎鸟,余欲共乘桴。”宋 王安石《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 扶桑 恨未能。”梁启超《澳亚归舟杂兴》诗:“乘桴岂是先生志,衔石应怜后死心。”
34、[
乘罅]chéng xià
利用机会;钻空子。
35、[
诗乘]shī chéng
诗籍,诗集。
36、[
乘危]chéng wēi
登上或踏上危险之地,犹言冒险。
37、[
服乘]fú chéng
指车马。
38、[
棼乘]fén chéng
犹纷起。
39、[
乘袭]chéng xí
面部五脏病色的变化类型。
40、[
乘石]chéng shí
天子登车用的垫脚石。
shèng
1、[
千乘之国]qiān shèng zhī guó
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
2、[
一乘]yī shèng
1.古以方六里为一乘之地。
3、[
卒乘]zú shèng
步卒车乘。泛指军队。
4、[
万乘]wàn shèng
指天子。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故称天子为“万乘”
5、[
家乘]jiā shèng
1.原指家事的记录。
2.指家谱。
6、[
乘舆]shèng yú
1.古代特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泛指皇帝用的器物。
2.借指帝王。
3.泛指车马。
7、[
史乘]shǐ shèng
《孟子·离娄下》:“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乘、梼杌、春秋,是周朝三国史籍的名称。后用“史乘”称一般史书。乘(shèng)。
8、[
百乘]bǎi shèng
兵车一百辆。
9、[
三乘]sān shèng
1.三乘(sānshèng):1.三乘车。每乘四马。
2.三乘(sānchéng):2.佛教语。一般指小乘(声闻乘)、中乘(缘觉乘)和大乘(菩萨乘)。三者均为浅深不同的解脱之道。亦泛指佛法。
3.道教语。谓以元始天尊所传为大乘上法,属洞真部;以灵宝天尊所传为中乘中法,属洞元部;以道德天尊所传为小乘初法,属洞神部。
10、[
稗乘]bài shèng
犹稗史。
11、[
野乘]yě shèng
即野史。
12、[
笔乘]bǐ shèng
指历史著作。
13、[
辟支下乘]pì zhī xià shèng
见“辟支小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