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豕涉河-汉语大词典
三豕涉河《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作“三豕渡河”。后多以喻文字的讹误。
●汉蔡邕《月令问答》:“书有转误,三豕渡河之类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晋之史记,三豕渡河,文变之谬也。”亦省作“三豕”。
●宋孔平仲《和常父》诗:“温寻简策评三豕,点缀文章学受辛。”
●清赵翼《漫兴》诗:“观史眼渐迷三豕,导气身将学五禽。”
三豕涉河-中华成语大词典
三豕涉河
【拼音】:sān shǐ shè hé
解释
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
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传》:“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
示例
请不要犯~的错误。
近义词
三豕渡河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指文字刊印讹误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夏到晋国去,路经卫国时,听到一个人正在读史书:“晋国的军队三豕涉河。”子夏就去纠正他:“你读错了,不是三豕是已亥,因为已与三、亥与豕字形相象。”后来那人到晋国核对,晋国军队果然是已亥年过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