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髀长叹-中华成语大词典
抚髀长叹
【拼音】:fǔ bì cháng tàn
解释
髀:股部,大腿。抚摩大腿,发出长长的叹息。指久处安逸而无所作为发出的慨叹。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不觉抚髀长叹道:‘……安能久于人世乎!’”
示例
近义词
抚髀兴嗟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感慨
抚髀长叹-典故小词典
也作“抚髀兴嗟”。髀(bí) :大腿。拍着大腿, 发出长叹。
〔出典〕《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 ( 刘) 备住荆州数年, 尝于( 刘) 表坐起至厕, 见髀里肉生, 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 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 髀里肉生。日月若驰, 老将至矣, 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用例一〕《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平山堂》:“不觉抚髀长叹道:‘ 事皆前定, 岂偶然哉! ..”’
〔用例二〕《民国通俗演义》第九十六回:“急得(章)宗祥抚髀兴嗟, 非常侘(chà) 傺(chì) 。”( 侘傺: 失意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