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张九成--《说命论中》:如翌之射,良之策......庖丁解牛,梓庆削镰,疱俊承蜩,皆诚止于一处,虽即事而神,而不能运用于万事。此所以易地而处,则拱手而无所长矣。
三国魏-曹髦--《少康、汉高祖论》:社稷几倾,若与少康易地而处,或未能复大禹之绩也。
清-沈德潜--《唐太孺人墓志铭》:昔陶侃之母教子成廉,周顗之母教子成忠,易地而处,太孺人何遽不若二贤母哉?
现代-张贤亮-五部四章-《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这间屋子是温暖的,可是我情愿跟它易地而处。” 若使司马迁易地而处,撰成《汉书》,将恐多言费辞。
当代-高阳-九三-《慈禧全传》:不过,凤石,我要请教,如果你我易地而处,我该怎么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