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四七·真宗咸平三年》:上谓宰相曰:“人有言清而行浊者,实为难知。”
唐-李虚中-中-《命书》:言清行浊,执不通变。
明-李贽-之三-《为黄安二上人书》:是故口是心非,言清行浊,了不见有好高好洁之实。
元末明初-施耐庵-一九回-《水浒传》:林冲道:“这是笑里藏刀,言清行浊的人!我其实今日放他不过!”
清-艾衲居士-七-《豆棚闲话》:或是半尴不尬的假斯文,伪道学,言清行浊这一班。
清-李百川-第五〇回-《绿野仙踪》:不想这小子是个言清行浊、外大内小的人。
明-李贽--《焚书·失言三首》:余观世人恒无真志,要不过落在委靡浑浊之中,是故口是心非,言清行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