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1、[
侍候]shì hòu
服侍:~父母。~病人。
2、[
侍女]shì nǚ
旧时供有钱人家使唤的年轻妇女。
3、[
侍卫]shì wèi
1.卫护。
2.在帝王左右卫护的武官。
4、[
侍奉]shì fèng
侍候奉养(长辈):~父母。~老人。
5、[
侍立]shì lì
指恭敬地站在上级或长辈左右侍候:垂手~。
6、[
侍从]shì cóng
旧指随从侍候皇帝、皇后或高级官员的人。
7、[
侍郎]shì láng
古代官名。西汉时本为宫廷近侍。东汉后,尚书属官任职满三年称侍郎。唐以后官位渐高。为各部尚书的副职。
8、[
侍者]shì zhě
侍候人的人,也特指旅馆、饭店中接待顾客的人。
9、[
侍寝]shì qǐn
1.犹荐枕。女子伴眠。唐 李暇《拟古东飞伯劳歌》:“谁家女儿抱香枕,开衾灭烛愿侍寝。”明 马愈《马氏日抄·徐尚书》:“今夕邂逅,愿以鄙陋之姿侍寝。”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出拜两姝,容态絶世……夜伴女传眠,方知待年之女,尚未侍寝於相公也。”
2.陪伴睡觉。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着甚消磨永日?有扫愁竹叶,侍寝青奴。”凌景埏 校注:“青奴,编竹为笼,暑天挟抱睡眠,取其凉爽。”
10、[
侍中]shì zhōng
古代官名。秦汉时是宫廷里应对顾问、往来奏事的官。为皇帝近臣,地位渐重。魏晋后实际相当于宰相。隋唐时为三省中门下省的首脑。南宋废。
11、[
侍弄]shì nòng
1.经营照管(庄稼、家禽、家畜等):~猪。把荒地~成了丰产田。
2.摆弄;修理:~锄头。~机器。
12、[
陪侍]péi shì
陪伴服侍:老人病重期间一直有儿女~。
13、[
随侍]suí shì
1.跟随侍奉。晋 庾亮《让中书监表》:“昔以中州多故,旧邦丧乱,随侍先臣,远庇有道。”《魏书·恩倖传·侯刚》:“朕属当监国,弗获随侍,而左右服事,唯藉忠勤。”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六·徐蓉》:“米(米汉雯)谢事居 南昌,三郎 亦随侍。”茅盾《子夜》十七:“她随侍老太爷十年之久,也不曾感到这样温暖和抚爱。”
2.指侍从者。《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遂问随侍 阿满,阿满 道:‘此店乃 朱理秉中 开的。’”
14、[
常侍]cháng shì
官名。皇帝的侍从近臣。
15、[
女侍]nǚ shì
旧称女服务员;女招待。
16、[
侍妾]shì qiè
氏族社会时期,国中有“媵制”,这是一种氏族首领才有资格实行的婚姻制度。即女儿出嫁时,岳家必须以同姓侄女辈陪嫁。
17、[
侍婢]shì bì
侍女;女婢。
18、[
卫侍]wèi shì
保卫侍奉。
19、[
侍射]shì shè
谓举行射礼时在旁侍候。
20、[
侍役]shì yì
仆人。
21、[
侍酒]shì jiǔ
侍奉饮酒。
22、[
妾侍]qiè shì
指姬妾侍女之辈。
23、[
侍教]shì jiào
1.陪侍奉教。
2.见“侍教生”。
24、[
旁侍]páng shì
在旁侍候。
25、[
户侍]hù shì
户部侍郎的省称。
26、[
侍弟]shì dì
旧时官员对同僚的谦逊的自称。一般用于名帖。
27、[
僚侍]liáo shì
侍臣。
28、[
姬侍]jī shì
侍妾。
29、[
侍渔]shì yú
古代监收鱼税之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申蒯,侍渔者。”杜预 注:“监取鱼之官。”杨伯峻 注引 梁履绳《左通补释》:“齐 擅鱼盐之利,侍鱼之官盖监收鱼税者。”
30、[
侍使]shì shǐ
见“侍史”。
31、[
侍言]shì yán
1.谓侍从君上,适时进言。
2.传达太子言语的官员。
32、[
侍丁]shì dīng
古代留侍父母的丁男。《隋书·炀帝纪上》:“篤疾之徒给侍丁者,虽有侍养之名,曾无賙赡之实,明加检校,使得存养。”《唐六典三·户部尚书》:“凡庶人年八十及篤疾,给侍丁一人;九十,给二人;百岁,三人。”《新唐书·食货志一》:“詔十丁以上免二丁,五丁以上免一丁。侍丁孝者免徭役。”
33、[
宴侍]yàn shì
宴饮时陪侍。
34、[
侍燕]shì yàn
见“侍宴”。
35、[
侍讲]shì jiǎng
1.从师读书,听其讲学。《后汉书·卢植传》:“少与 郑玄 俱事 马融 ……女倡歌舞於前。植 侍讲积年,未尝转眄,融 以是敬之。学终辞归。”
2.为皇帝或太子讲学。《后汉书·桓郁传》:“和帝 即位,富於春秋,侍中 竇宪 自以外戚之重,欲令少主颇涉经学……由是迁长乐少府,復入侍讲。”《后汉书·桓荣传》:“荣 尝寝病,太子朝夕遣中傅问病……后病愈,復入侍讲。”《北史·高允传》:“殿下以臣侍讲日久,哀臣乞命耳。”唐 韩愈《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及此年,韦侯 为中书舍人,侍讲六经禁中。”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第二章四:“梁鼎芬 在侍讲日记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宣统 九年正月初七日,庆亲王 奕劻 死。’”
3.官名。汉 代有此称号,以之名官则起于 魏明帝。唐 始置侍讲学士,其职为讲论文史以备君王顾问。宋 沿置,并设侍讲、侍读,皆由他官之有文学者兼任。元 明 清 则列为翰林院额定之官。又 南北朝、唐、宋 诸王府,亦有侍讲。唐 张九龄《贺侍讲徧赐衣服状》:“右 高力士 宣称:陛下亲讲读《毛诗》,徧赐侍讲 陈希烈 三品兼衣物等。”《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三年》:“以 司马懿 为太傅…… 彦 为散骑常侍、侍讲。”胡三省 注:“以在 少帝 左右,令侍讲説。侍讲之官,起乎此也。”《宋史·职官志二》:“学士侍从有学术者为侍讲、侍读。”明 沉鲸《双珠记·僧榻传音》:“小生今年十六岁,往京应试。忝中第一名,官授侍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京城里的窑姐们最粗最贱,不知怎么那一班人偏要去走动……谁知里面有三个阔客:一个是侍郎,一个是京堂,一个是侍讲。”
36、[
省侍]shěng shì
探望,侍奉。宋 苏轼《与子安兄书》之一:“拜违十八年,终未有省侍之期。岁行尽,但有怀仰。”清 陈梦雷《抒哀赋》:“省侍莫余亲兮,药石莫余供;徒跋涉以閲年兮,岂王事之匪躬。”
37、[
侍案]shì àn
谓侍奉于香案旁。
38、[
禁侍]jìn shì
皇帝的侍卫。
39、[
侍行]shì xíng
陪伴尊长出行,照应起居。宋 苏轼《与程正辅提刑书》之二:“老兄到此……令子几人侍行?”宋 洪迈《鬼国记》:“他日言於母,乞侍行。”《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李光 之得罪也……长子 孟清、中子 孟醇 皆侍行,死贬所。”
40、[
荣侍]róng shì
犹具庆。指父母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