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中華語文大辭典
相1ㄒ丨ㄤxiānɡ1.彼此同樣對待;互相。[例]~反︱心心~印|文人~輕︱~親~愛。2.一個接著一個;相繼。[例]陳陳~因︱一脈~承。3.(動作)一方對另一方。[例]傾囊~助︱實不~瞞︱好言~勸|有事~托。4.姓。相2ㄒ丨ㄤˋxiànɡ1.察看並作出判斷。[例]~馬|~機行事|人不可貌~。2.相貌;外貌;姿態。[例]凶~畢露|可憐~︱扮~|睡~。3.物理學上指:(1)相態,即同一物質的某種物理、化學狀態,如水有液態、固態、氣態三種相。(2)交流電路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發電機有三個繞組,每一繞組稱為一個相。4.〈書〉輔佐;幫助。[例]吉人天~︱~夫教子。5.古代輔佐帝王的最高行政官員。[例]宰~|丞~︱王侯將~︱出將入~。6.某些國家中央政府一級的官員,相當於總理或部長。[例]首~|外~。7.舊指協助主人接待來賓的人;主持禮節儀式的人。[例]儐~。相3ㄒ丨ㄤˋxiànɡㄒ丨ㄤxiānɡ親自察看(是否合意)。[例]~親︱~女婿︱~媳婦。
相 -古漢語常用詞典
xiàng
①仔細看;觀察。《訂鬼》:“伯樂學~馬。”②相貌。《孔雀東南飛》:“兒已薄祿~,幸複得此婦。”③幫助;輔助。《遊褒禪山記》:“至於幽暗昏惑而物以~之,亦不能至也。”④幫助別人的人。《季氏將伐歂臾》:“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用彼~矣。”⑤輔佐君王的大臣;宰相。《廉頗藺相如列傳》:“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乎?”【又】使……當宰相。《資治通鑒•周紀一》:“魏置相,~田文。”⑥主持禮節儀式的人。《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焉。”
xiāng
①互相。《陳情表》:“煢煢孑立,形影~吊。”②表示動作偏向一方。《孔雀東南飛》:“便可白公姥,及時~遣歸。”③遞相;相繼。《訓儉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承。”
【相與】⒈一起;共同。⒉交往;結交。
【相得】關系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