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án
1、[
明矾]míng fán
无机化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复盐,化学式KAl(SO4)2·12H2O。无色晶体,水溶液有涩味。用来制皮革、造纸等。也可做媒染剂和净水剂,医药上用作收敛剂。通称白矾。
2、[
矾土]fán tǔ
氧化铝的俗称。白色粉末,不溶于水,能渐渐溶于浓硫酸。是炼铝的原料,也用于制瓷器和耐火材料等。
3、[
矾石]fán shí
一种矿物。呈透明状结晶体。有白、青、黄、黑、绛五种,白色者俗称明矾。
4、[
胆矾]dǎn fán
也叫蓝矾。含有 结晶水的硫酸铜的俗称。化学式CuSO4 5H2O。蓝色晶体,易溶于水。用作杀虫剂、木材防腐剂,并用于镀铜等。
5、[
矾山]fán shān
1.宋 代士大夫暑月宴客,堆明矾于盘中,置席上以像冰雪,称为“矾山”。宋 陆游《入蜀记》卷一:“乾道 六年闰五月二十五日晚,叶梦锡 侍郎 衡 招饮,案间设矾山数盆,望之如雪。”
2.山名。在 安徽省 庐江县。
6、[
蓝矾]lán fán
即“胆矾”
7、[
黑矾]hēi fán
黑色的矾。
8、[
土矾]tǔ fán
当地产的矾石。
9、[
枯矾]kū fán
加热于明矾,去其结晶,成一种白色粗松之轻块,用为止血收敛药。
10、[
山矾]shān fán
1.花名。常绿灌木。春开白花,芳香。
2.代指弟弟。
11、[
榷矾]què fán
官府对矾实行专卖。《宋史·刘熙古传》:“建隆 二年,受詔制置 晋州 榷矾,增课八十餘万緡。”
12、[
矾法]fán fǎ
宋 代明矾生产运销的法规。
13、[
矾课]fán kè
矾税。
14、[
緑矾]lǜ fán
无机化合物,是含有七个分子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呈蓝绿色。可用以制染料、墨水和农药等。
15、[
矾书]fán shū
用明矾水写的保密书信。其字水干无迹,湿时方显。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正月》:“曹辅 至 兴仁,守臣徽猷阁待制 赣县 曾楙 詰之,辅 乃裂衣襟出御笔蜡封,乃枢密院矾书,以遗 楙。”《金史·宣宗纪上》:“太原府 宣抚使 乌古论礼,遣人间道齎矾书,至京师告急。”
16、[
朱矾]zhū fán
铁矾土。因其含氧化铁而呈红色。可入药,或作颜料。
17、[
矾仔]fán zǎi
〈方〉厕所。
18、[
黄矾]huáng fán
黄色的明矾。《新唐书·地理志四》:“﹝ 瓜州 晋昌郡 ﹞土贡:野马革、紧鞓、草豉、黄矾、絳矾、胡桐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五·黄矾》:“黄矾出 陕西 瓜州 、 沙州 及舶上来者为上。黄色,状如胡桐泪。”
19、[
矾粉]fán fěn
脱胶的明矾粉末。
20、[
绛矾]jiàng fán
明矾之一种。由靑矾煅成,呈赤色,为透明结晶体。产于 山西、安徽 等地。可用于粉刷涂料及油漆。
21、[
打矾]dǎ fán
放明矾于浊水,不断搅动,使之澄清。
22、[
生矾]shēng fán
未经炼制的矾石。
23、[
香矾]xiāng fán
即明矾。宋 李纲《理财论上》:“四海之广,生齿之繁,租税之所入,征商榷酤,铸山煮海,平準市易,香矾、茶课之所取不为不多也。”参见“明矾”。
24、[
矾楼]fán lóu
北宋 汴京 酒楼名。在 东华门 外 景明坊,又名 白矾楼。因商人曾于此鬻矾,故名。宋 刘子翚《汴京纪事》诗之十七:“梁园 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 矾楼。”
25、[
矾水]fán shuǐ
1.见“矾山水”。
2.溶明矾的水。
26、[
矾头]fán tóu
1.山水画中山顶的小石堆。形如矾石,故名。宋 米芾《画史·唐画》:“巨然 少年多作矾头,老年平淡趣高。”元 汤垕《古今画鉴·唐画》:“董元 山水……水墨矾头,疏林远树,平远幽深。”
2.指类似画中矾石的山石。明 徐渭《七里滩》诗:“浅水矾头蘸几堆,青涎齿缝破生梅。”
27、[
矾红]fán hóng
绛矾的别名。参见 明 李明珍《本草纲目·石四·绿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