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o
1、[
牙膏]yá gāo
刷牙用的膏状物,用甘油、牙粉、白胶粉、水、糖精、淀粉等制成,装在金属或塑料的软管里。
2、[
唇膏]chún gāo
化妆品,用来涂在嘴唇上使滋润。
3、[
石膏]shí gāo
无机化合物,化学式CaSO4·2H2O。透明或半透明结晶体,白色、淡黄色、粉红色或灰色。大部分为天然产,用于建筑、装饰、塑造和制造水泥等。中医用作解热药,农业上用来改良碱化土壤。也叫生石膏。
4、[
药膏]yào gāo
膏状的外敷药。
5、[
膏药]gāo yao
一种中药外用药,用植物油加药熬炼成膏,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用来治疮疖、消肿痛等。
6、[
软膏]ruǎn gāo
用油脂或凡士林等和药物混合制成的半固体的外用药物,如硫黄软膏、青霉素软膏等。
7、[
梨膏]lí gāo
用梨汁和蜜制成的膏,有止咳作用。
8、[
乳膏]rǔ gāo
1.钟乳石上流出的很稠的水溶液。
2.指烹茶所泛起的乳白色泡沫。
9、[
膏蟹]gāo xiè
食用蟹的一种。以其多膏,故名。
10、[
油膏]yóu gāo
用于皮肤的软膏,特指含脂类或油脂类物质(如凡士林、猪油、羊毛脂)为基质的半固体药物制剂。
11、[
膏剂]gāo jì
中医指膏状制剂,用水或植物油将药物煎熬浓缩而成,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类。
12、[
浸膏]jìn gāo
生药浸在溶剂中,提取出可溶的部分,蒸发浓缩后制成的半固体或粉末状的制剂,如肝浸膏、麦角浸膏等。词语来源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词语造句1、方法:以补肾健骨颗粒中熊果酸的含量及浸膏得率为双重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制备工艺。2、可根据客户需要进行复方加工,可提供浸膏、粉末、颗粒等原料。3、在那种“彩色黏胶包装纸”和“自主酵母浸膏品牌”的守旧BBC式的观点居然还有广大市场的地方。4、目的:优化双黄连口服液中双花,连翘浸膏的制备工艺。5、结论:本实验为中药含油半浸膏片研制与开发提供了实验数据。6、采用浸出物测定法测定浸膏80%乙醇浸出物含量;7、结论盐藻浸膏可以作为一种天然保健食品原料,具有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8、目的观察溪黄草茶浸膏对小鼠和大鼠的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和退黄作用。9、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干姜浸膏中总酚进行了含量测定。10、本文介绍了用离子交换法降低甘草浸膏灰份的实验研究。11、生产的食用酵母浸膏可用在肉食水产品、家用调味料、小吃食品、方便面调料、保健食品中作增鲜剂、风味改良剂和营养强化剂。12、云烟净油的香气纯度、色泽、溶解度及有效物质含量均优于云烟浸膏。
13、[
香膏]xiāng gāo
芳香的脂膏。
14、[
脂膏]zhī gāo
1.脂肪。
2.比喻劳动人民的血汗。膏:油脂。
15、[
膏粱]gāo liáng
肥肉和细粮。泛指精美的食物:~子弟(指吃肥美食物的富家子弟)。
16、[
膏腴]gāo yú
肥沃。腴(yú):肥。
17、[
膏火]gāo huǒ
灯火。旧时晚上读书,需掏钱打油点灯,故用膏火指读书的费用。膏:灯油。
18、[
膏子]gāo zi
熬成浓汁服用或外敷的药物。
19、[
膏血]gāo xuè
(人的)脂肪和血液,比喻用血汗换来的劳动成果:国家财产是人民的~。
20、[
膏壤]gāo rǎng
肥沃的土地。
21、[
云膏]yún gāo
道家语。指雨露。
22、[
铅膏]qiān gāo
1.化妆用的铅粉和油膏。用之可使肤色白晳。
2.即铅霜。一种染黑发须的化妆品。
23、[
膏灯]gāo dēng
燃油的灯。
24、[
膏立]gāo lì
指被膏立的人,例如:祭司、君王及先知是神所选定的。在某些场合下一些器具也被油膏抹,用以预备宗教仪式。
25、[
竹膏]zhú gāo
竹黄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四·竹黄》。
26、[
鼋膏]yuán gāo
鼋,为鳖科动物鼋的脂肪。
27、[
槐膏]huái gāo
槐树分泌的树脂。
28、[
琼膏]qióng gāo
1.神话中的玉膏,出蓬莱山。
2.喻雪水。
29、[
滋膏]zī gāo
犹脂膏。比喻人民的血汗和劳动果实。
30、[
膏秣]gāo mò
膏车秣马。常泛指车旅津贴。
31、[
膏羶]gāo shān
羊膏。
32、[
膏兰]gāo lán
油脂与香草。比喻消损自身而造福他人者。
33、[
膏茶]gāo chá
犹今之砖茶。
34、[
红膏]hóng gāo
1.指胭脂。
2.红色的脂膏。
35、[
狸膏]lí gāo
1.狸的脂膏。古时斗鸡时取以涂抹鸡头,使对方畏怯,从而战胜对方。
2.貍膏:狸的脂膏。《艺文类聚》卷九一引《庄子》:“羊沟之鸡,三岁为株,相者视之,则非良鸡也,然而数以胜人者,以貍膏涂其头。”司马彪注:“鸡畏狸也。”三国魏曹植《斗鸡篇》:“愿蒙貍膏助,常得擅此场。”清吴伟业《灵岩山放生鸡》诗:“芥羽貍膏早擅场,争雄身属鬭鸡坊。”
36、[
膏车]gāo chē
在车轴上涂油,使之润滑。
37、[
膏膻]gāo shān
羊膏。古代调味八珍之一。《周礼·天官·庖人》:“凡用禽献……冬行鱻羽,膳膏羶。”郑玄 注引 杜子春 曰:“膏羶,羊脂也。”《礼记·内则》:“冬宜鲜羽,膳膏羶。”郑玄 注:“羊膏羶。”孔颖达 疏:“膏羶,羊膏也。”
38、[
膏柱]gāo zhù
古代一种酷刑,即炮烙之刑。
39、[
膏良]gāo liáng
谓土地肥美。
40、[
桐膏]tóng gāo
桐油烧烟制成的膏,为制墨原料。
gào
1、[
膏墨]gào mò
把毛笔蘸上墨,在砚台边上拖匀。
2、[
膏沐]gào mù
1.古代妇女润发的油脂。《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朱熹 集传:“膏,所以泽髮者;沐,涤首去垢也。”三国 魏 曹植《求通亲亲表》:“妃妾之家,膏沐之遗,岁得再通。”清 曹寅《归舟和培山见答韵》:“楚 妃屏膏沐,越 女乱粧靚。”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粗人”》:“她本有‘膏沐’,头发油光,只因老爷出征,这才懒得梳洗,随随便便了。”
2.借喻德政或恩泽。《楚辞·王逸<九思·悯上>》:“思灵泽兮膏沐,怀兰英兮把琼若。”原注:“灵泽,天之膏沐也,盖喻德政。”明 吾邱瑞《运甓记·手板击凤》:“都督,我频年受膏沐,今日分辞往丹瀆,惧才疎力薄,有孤覆育。”
3.洗沐;润泽。唐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日出雾露餘,青松如膏沐。”集注引 孙汝听 曰:“如膏沐者,言雾露之餘,松柏皆如洗沐也。”宋 范成大《衡永之间山路艰涩》诗:“晚来出前冈,路坦亭堠促;将士走相贺,喜色如膏沐。”清 杜岕《九日荔轩招泛虎丘观穫》诗:“是日值微雨,千林尽膏沐。”
4.谓施惠。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祠堂所有,輒分之以恤孤寡,兴教育,足以膏沐族人。”
3、[
膏面]gào miàn
以膏涂面,谓修饰面容。
4、[
膏唇贩舌]gào chún fàn shé
犹言膏唇拭舌。贩舌,指卖弄口舌。
5、[
膏车秣马]gào chē mò mǎ
为车上油,给马喂料。指准备起程。